《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7》指出 ——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存在“部门短板”,“以罚代管”现象依然存在
《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7》指出——
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存在“部门短板”,“以罚代管”现象依然存在
9月26日,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在京发布《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7》。据悉,这是该院自2013年启动中国地方法治政府评估项目以来,连续第五年发布全国范围内的法治政府评估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度“行政执法”一级指标的平均得分为69.03分,平均得分率为57.52%。尽管较前两年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依旧处于及格线以下。
《报告》指出,与前两个年度相比,本年度行政执法在综合执法改革、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执法主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依然存在下列突出问题:
第一,执法体制改革动作迟缓。某些地方政府要求区县政府完成食药、工商以及质监部门的整合,但在市一级却并未推动落实相关改革。部分市级综合执法改革“雷声大雨点小”,未展开实质性改革。
第二,执法程序制度建设存在“部门短板”。从执法流程、裁量基准、执法结果公示几项三级指标看,地方政府所属各部门表现差异较大,几乎均存在制度建设相对薄弱的“短板部门”。这些“短板部门”的表现制约了整座城市的执法水平。
第三,执法平台碎片化。在被评估的100个城市中,虽然很多城市根据部门需要初步建立起行政执法信息或执法监督平台,但鲜有城市将其统摄于一个市级平台之中,导致信息利用率低且不规范,存在大量“信息孤岛”。
第四,个别部门假托“科技执法”名义怠于履责或以罚代管。《报告》披露,个别城市的执法人员在接到违章停车投诉后,以存在街拍系统为由,拒绝现场执法,导致违章停车乱象无法得到及时制止。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确保机构合并与资源整合同步推进。《报告》认为,统一的市场监管体制仅是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未来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选择机构改革路径。但无论如何,实现机构合并与执法力量整合同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的问题。
第二,加强对“短板部门”的执法过程控制,整体提升政府执法水平。《报告》提出,相对于公安、工商、税务、环境等“执法大户”,民政、教育、水务等执法量不大的部门要格外加强行政裁量基准的动态调整、细化执法流程、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
第三,正确利用科技手段,助推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报告》指出,面对部门林立、职权分割的局面,各部门的执法数据应当汇聚到市级统一的执法信息平台上,实现行政执法监督全覆盖,以便为行政机关绩效考核和执纪问责提供依据。
第四,疏堵结合,严禁以罚代管。《报告》认为,针对违法行为不能一罚了之,尤其是类似违章停车等需要执法部门恢复客观秩序的事项,执法人员在发现违法行为时,必须与现场执法人员协同配合,充分了解现场情况,杜绝“办公室执法”。另外,对于初次违法者,可以引入提示、批评教育等柔性执法方式,转变“以罚代管”思维。对于日常投诉标示出的“违法行为易发地段”,应当树立警示牌或者安排专人现场执法,规范和引导行政相对人自觉守法。
如有问题请联系
Tel:010—58908371
Email:fzzfweixin2016@sina.com
欢迎赐稿!
关注我们,关注法治